步入大学校园,我想,每一个人都该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方向有个思考。在大学,尤其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有个认真的思考。大学四年,说快不快的,可一眨眼似乎也就那样过去了。人生很长,但也许只有大学这几年时间可以充分、自由的学习了,也许,参加工作后,要么有心情没时间,要么有时间没心情。那么,趁着我们还年轻,赶紧规划规划吧…
(一) 树立正确的学业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完成好大学学业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业观。所谓学业观就是对所学专业的态度和认识,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前景。为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如下四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学业与专业的关系。珍重自己的学业,就该学得其所,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把自己的爱好和国家的需要及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关能力,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
二是正确处理学业与职业的关系。在学习期间就应自觉地学好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锻炼职业能力,以期在将来的从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正确处理学业与事业的关系。将自己现在的学业、将来的职业和未的事业联系起来,在学习工作中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是正确处理学业与就业的关系。我们可以以就业为学业的导向,调整学业目标,改变学习方式。想要就好业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以及创新精神,这些都应当在完成大学学业过程中养成。
学业规划,就是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现有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并为实现学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换言之,就是通过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
一是学业规划的选定(学什么)
那么,首先,应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认定自己想干什么。兴趣是理想产生的基础。要择己所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进行钻研和学习。其次,分析自己的能力、特长,确定自己能干什么。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的表现,是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能力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支配人生命运的一种主导性的积极力量。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条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认定自己想干什么的基础上确定已经具备的能力和应该培养的能力。再次,分析未来,确定社会要求干什么。着眼将来、预测趋势,立足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避免盲目跟风,因为最热门的并非是最好的。选择社会需要又最适合发挥自身优势的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才是最好的。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社会要求干什么有机地结合起来。几方面的结合点和链接处正是我们学业规划的关键所在。
二是强化学业规划(做计划)
没有学业规划,我们的时间、精力容易处于荒废和散乱之中,生活漫不经心,心态消极怠慢,很容易进入跟学业无关的琐事中,虚度大学美好光阴、浪费青春。而学业规划能让我们明白现在做的每一点都是实现未来目标的一部分,从而重视现在、把握现在,集中时间、精力和资源,选定学业当学业规划选定以后,很多人或者束之高阁或者虎头蛇尾,结果导致有了学业规划却不能实施或实施后不能持久,最终无法实现既定的学业。
学业规划分解
所以,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学业总目标,以本科四年为例,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四年的总学习目标——一年的学习目标——一学期的学习目标——一月的学习目标——一周的学习目标——一日的学习目标。使得学业规划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每一天,确保学业的严格执行。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学习的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也许,大部分人是为了以后好找工作,也许,有的人是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不管怎样,学习是升华人生的一个途径,在不断的学习前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才是重点。这样在自己年老头发花白的时候,才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曾经是那么的充实过。